长安北走彭原路,白苇黄茆列亭戍。
山形渐险溪水流,行人可肯回车去。
岂知中有古邠州,十里沙平水漫流。
雁飞蔽野葡萄晓,马放连云苜蓿秋。
次卿卧听朝鸡久,请试从来拨烦手。
未许相如喻蜀归,且看魏尚临边守。
杂花撩乱草鲜明,二月春风卷旆旌。
燕寝凝香无一事,乐哉饮酒莫论兵。
送许少卿出守邠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许少卿出守邠州》是韩驹的一首诗作。韩驹(1180-1135),字子苍,仁寿县(今属四川省)人,后迁居汝州(今河南临汝)。韩驹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清新自然而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韩驹的这首诗《送许少卿出守邠州》通过对许少卿即将赴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路途的美好祝愿。首句“长安北走彭原路”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旅途图景。诗中通过白苇黄茆列亭戍、山形渐险溪水流等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当时环境的荒凉与艰辛,同时也隐喻着许少卿即将面对的挑战与责任。
诗中的“岂知中有古邠州,十里沙平水漫流”更是点明了许少卿即将前往的地点——邠州,以及那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种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邠州的风貌,也让人们对许少卿即将面临的全新环境和挑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诗的最后一句“未许相如喻蜀归,且看魏尚临边守”,则表达了作者对许少卿的期望和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作为,如同汉代名将魏尚一样,能够展现出忠诚与勇气,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送许少卿出守邠州》是一首充满深意、情感充沛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韩驹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是韩驹个人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