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秀才赴辟廱

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
君尝从之游,剩馥润青简。
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
君独频叩门,问我句中眼。
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
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
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秀才赴辟廱》是宋代诗人谢逸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还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特色。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与吕希哲为师,其作品以文辞工整、感情细腻著称。
  • 谢逸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成功,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创作,而是通过自己的诗文自娱自乐,得到了黄庭坚的高度评价。
  1. 诗句原文
  • 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君尝从之游,剩馥润青简。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君独频叩门,问我句中眼。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
  1. 诗句赏析
  • 这首诗的开头“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仰。这里的“青精饭”是一种珍贵的粮食,用来比喻友人的才华如同青精饭一样珍贵。
  • “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和辛酸,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 “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他希望友人能够放下过去的包袱,全力以赴迎接未来的挑战。
  • “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夜晚景象,诗人用这样的描写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关切之情。
  • “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仍不忘关心友人,通过诵读自己的诗篇来给予朋友鼓励和支持。
  1. 创作背景
  • 《送吴秀才赴辟廱》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宋代文人对于科举制度的高度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需要。科举制度在当时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文人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文学作品则是他们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此诗的创作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在那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也传递着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
  1. 名家点评
  • 《送吴秀才赴辟廱》在宋代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黄庭坚称其为“谢胡蝶”,这足以证明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 后世学者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它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
  1. 相关典故
  • 在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出现具体的典故或历史事件,但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却是历久弥新,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更是对整个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展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文人情怀。

《送吴秀才赴辟廱》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艺术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