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塔寺分韵得处字

西风脱木叶,感时煎百虑。
痴坐北窗底,哦诗不能句。
同舍二三子,邀我城南去。
风于湖上亭,临流坐箕踞。
菡萏晚红垂,冷香袭巾屦。
湖西青莲界,竹阴有微路。
老僧迎我笑,洗钵供匕箸。
斋厨野饭香,园蔬摘朝露。
清言洗心胸,幸免杯酒污。
人生会合难,驶若风中雾。
明晨想兹游,凄凉在何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西塔寺分韵得处字》赏析

《游西塔寺分韵得处字》,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秋日图景。诗中写道:“西风脱木叶,感时煎百虑。痴坐北窗底,哦诗不能句。”这简单的四句诗,却透露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西风破木叶”,秋风瑟瑟,落叶纷纷,这样的场景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赋予深远的寓意。它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谢逸通过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忧思和愁绪巧妙地融入其中。

“痴坐北窗底,哦诗不能句”表达了诗人因季节变迁而引发的种种感慨。北窗之下,他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无法找到合适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种状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情高洁,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邀请友人一起到城南去游,在湖上亭子里临流而坐,享受着宁静的美好。湖边青莲界中的竹阴微路,以及老僧热情的微笑和简朴的生活,都成为了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细节描写丰富了诗的背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又不由自主地感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复杂。“人生会合难,驶若风中雾”一句表达了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无奈感概。诗人以“明晨想兹游,凄凉在何处”作为结尾,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这种深沉的哀婉之情,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游西塔寺分韵得处字》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谢逸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