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推官暮春感兴

角冠闲戴任攲斜,骑马人稀到我家。
僧体盘餐唯笋味,道情栏槛只松花。
惊回驯鹿林闲犬,聒杀灵龟雨后蛙。
春去寻常何足叹,自将寂寞并繁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推官暮春感兴》是魏野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诗歌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 开头:“角冠闲戴任欹斜,骑马人稀到我家。”
  • 描述了自己头戴官帽,随意地歪斜着,骑马的人稀少,只有我一个人回到家中的情景。
  • 中间:“僧体盘餐唯筍味,道情栏槛只松花。”
  • 描绘了与僧人共享简单的素食和欣赏松花的景象,反映了一种超脱物外的禅意生活。
  • 结尾:“惊回驯鹿林閒犬,聒杀灵龟雨后蛙。”
  • 描述了被突然惊起的驯鹿和雨后的青蛙声破坏了宁静的山林画面。
  1. 诗歌赏析
  • 自然描写:诗歌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如“僧体盘餐唯笋味”和“道情栏槛只松花”,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也展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忙与乡村的宁静,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重和追求。
  • 艺术特色:魏野的诗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高雅情趣和审美追求。

《和陈推官暮春感兴》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及哲学意义也值得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