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郡侯咏雪

时节初过打猎天,山河一色晓漫漫。
梁王宴罢樽犹湿,谢傅诗成墨未干。
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
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郡侯咏雪’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
  2. 原文节选:
    时节初过打猎天,山河一色晓漫漫。
    梁王宴罢樽犹湿,谢傅诗成墨未乾。
    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
    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
  3. 作品赏析
  • 自然之美的描绘:诗歌以“时节初过打猎天,山河一色晓漫漫”开头,生动描述了清晨时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通过“梁王宴罢樽犹湿,谢傅诗成墨未乾”,表现了宴会结束后的余韵与文人墨客的创作氛围。
  • 情感的抒发:诗人在“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中表达了对静谧夜晚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 寓意的象征:结尾“须知祥瑞同霖雨,莫作梅花柳絮看”,将自然现象比作吉祥的象征,提醒人们不要误解其意。

《和郡侯咏雪》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还因其对自然景象的真实描绘而成为研究宋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及艺术审美,进而探索更为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