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李殿院见访之什

清嫌水有不清泠,闲拥朱轮扣掩扃。
乐广喜披溪上雾,戴逵惭认月边星。
高情称就云为幕,雅咏宜镌石作屏。
竹里小亭从此后,因君堪号降贤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酬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是宋代诗人魏野的组诗作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1. 作者简介: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生于北宋,后隐居不仕,以诗文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与苏轼、黄庭坚并称“苏黄魏体”。

  2. 诗歌原文
    清嫌水有不清泠,闲拥朱轮扣掩扃。
    乐广喜披溪上雾,戴逵惭认月边星。
    高情称就云为幕,雅咏宜镌石作屏。
    竹里小亭从此后,因君堪号降贤亭。

  3.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全诗洋溢着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诗人用“清嫌水有不清泠”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示在见到李殿院后,心境变得清凉明净。接着,他以乐广和戴逵自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艺术手法:诗歌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闲拥朱轮扣掩扃”,形象地描绘了李殿院到来时的情景。同时,“竹里小亭从此后,因君堪号降贤亭”一句,巧妙地以亭子命名来表达对友人到来的感激之情。

《和酬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然之美的作品。它展示了魏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