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殿院移镇淮阳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
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
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
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殿院移镇淮阳》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生于公元784年,卒于约公元859年。他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后代,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哲学家。魏野以诗名世,尤善五言古诗,其作品多反映了他的人生感悟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1. 诗词原文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
    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
    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
    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2. 诗词解读

  • 首联:“花骢秋健绣旗开”,描述的是随着秋季的到来,马匹健壮地奔驰,伴随着飘扬的彩旗展开,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花骢”指的是骏马,而“秋健”则形容了马匹在秋天中依然保持着强健的状态。
  • 颔联:“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表达了官员们即将离任,而雄壮的将领暂时来临时的景象。这两句反映了官场的升迁与更迭,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变迁的感慨。
  • 颈联:“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描述了两州的将相交接,以及渔夫樵夫被阻隔的情景。这里既表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也隐含了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无奈感叹。
  • 尾联:“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贤能之人留下佳作,让人们时常欣赏并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态度。

通过对《送李殿院移镇淮阳》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首宋诗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