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柽师告归庐岳赠之筇杖》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根瘦筇(即筇竹杖)的来历,以及作者对这根筇竹杖的情感寄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东川本主等,世称梁园先生,陕西蒲城人。他生活在宋朝,与黄庭坚等人齐名,被时人誉为“一时文章宗匠”。
- 诗歌原文:
瘦筇生本接西蛮,我已携来二十年。
辍赠柽师归老处,称将吟倚虎溪边。
- 诗歌赏析:在《柽师告归庐岳赠之筇杖》中,魏野以筇竹杖作为载体,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已携来二十年”,展现了他对这根筇竹杖的感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辍赠柽师归老处”,则展现了魏野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希望他的晚年能够安享无忧。“称将吟倚虎溪边”,更是表达了魏野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在虎溪边吟咏,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当时魏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至郴州。在离开朝廷后,魏野选择回到家乡隐居。在此期间,他将一些旧物送给了友人,其中就包括这根瘦筇竹杖。
- 文学价值:魏野的《柽师告归庐岳赠之筇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通过对筇竹杖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态度。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后世影响:魏野的《柽师告归庐岳赠之筇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不仅成为了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魏野生平和创作背景的重要资料。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后人传颂和学习。
《柽师告归庐岳赠之筇杖》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文化底蕴的诗歌,通过对筇竹杖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