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其三

珠落银钩向玉笺,不还合浦到溪边。
无双双美真堪爱,似听湘娥鼓舜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其三》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创作于北宋元祐年间。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天台高士谢公才,
肯作人间五鼎来。
但使一麾清汉去,
便须千古仰岩杯。

首联“天台高士谢公才”,指的是宋代诗人、词人谢灵运(字季重),他曾任东晋、宋、齐、梁四朝的太守,因反对司马氏集团篡权,被贬谪永嘉郡(今温州市)。谢灵运曾登临天台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游天台山诗》。这里的“高士”指的就是谢灵运,而“才”则是指他的才华横溢。

颔联“肯作人间五鼎来”,指的是谢灵运在永嘉郡期间,生活俭朴,不事豪华,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深受百姓爱戴。这里用“五鼎”比喻谢灵运的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的情操。

颈联“但使一麾清汉去”,指的是谢灵运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节操,不愿意屈从于权贵。这里的“一麾”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官印,用来象征官职和权力。而“清汉”则是指汉朝,这里借指宋朝。

尾联“便须千古仰岩杯”,指的是后人将会永远怀念谢灵运的高洁品质。这里的“岩杯”指的是古人用来盛酒的杯子,象征着崇高的品质和精神。

整首诗通过赞美谢灵运的高尚品德和淡泊名利的情操,表达了诗人对清廉正直、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这种品质的追求和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