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长安赵侍郎赴阙

嗣君徵旧相,物论更无馀。
圣日归黄阁,台星正碧虚。
四方闻乐只,一郡泣涟如。
灞水犹疑噎,秦云亦不舒。
绮罗围祖席,朱紫拥征车。
从乐时调瑟,行厨忽馔蔬。
先牌唯选寺,递铺只担书。
古道禾残后,长亭木落初。
朝官逢下马,野客送骑驴。
从此门尤峻,何由再曳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长安赵侍郎赴阙》赏析

魏野的《送长安赵侍郎赴阙》是一首五言排律,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情的深沉体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诗中“嗣君徵旧相”,表达了新君因赵侍郎德高望重而被征召,“物论更无馀”,则揭示了社会对其评价之高,赞誉之深。

首联“嗣君徵旧相,物论更无馀”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赵侍郎的形象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接下来的内容更是丰富而细腻地描绘了赵侍郎赴任时的场景,如“四方闻乐只,一郡泣涟如”,以及“灞水犹疑噎,秦云亦不舒”,都透露着一种悲壮而又不失哀婉的情感。

魏野在这首诗中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和人生观念也值得我们深思。诗中既有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的感慨,也有对过往岁月的留恋;既有对新生活未知挑战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送长安赵侍郎赴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碰撞。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不仅能了解到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能深入理解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