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

王郎乘兴上扁舟,数遣书来写我忧。
奏牍三千待金马,卷帘十里梦扬州。
桃花水涨理归楫,莲叶杯香消客愁。
白发倚门长望子,细君应赋大刀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是宋代诗人谢薖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谢薖(一七四~一一一六),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家居不仕。他的诗文与从兄谢逸齐名,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 诗歌特点:谢薖擅长写景抒情,其诗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他在仕途不顺后,更多地转向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1. 诗句赏析
  • “王郎乘兴上扁舟”:这句诗描绘了王坦夫乘船出游的情景,表现出他心情舒畅、意气风发的状态。
  • “数遣书来写我忧”:通过“数遣书”三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桃花水涨理归楫”:此句描绘了桃花盛开的季节,水势上涨,船只整理好归程的情景,寓意着离别和重逢。
  • “细君应赋大刀头”:这句诗借用古代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1. 作品意义
  • 友情的见证:这首诗不仅是谢薖与王坦夫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之间深厚情谊的体现。
  • 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送王坦夫由淮南入京》不仅是谢薖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