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金山下作

扬子江中风浪生,小舟如叶任攲倾。
桨摇齐指金山寺,雾暗初疑铁瓮城。
绝顶迥分双塔秀,层楼危立一僧清。
他年来访结庵地,吾与此江春水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金山下作》是宋代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探访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谢薖,字幼槃,号竹友,江西临川人。他是一位科举不第的文人,曾隐居在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以清新脱俗著称,与从兄谢逸并称“二谢”,并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占有一席之地。
  2. 诗歌原文:扬子江中风浪生,小舟如叶任敧倾。桨摇齐指金山寺,雾暗初疑铁瓮城。绝顶迥分双塔秀,层楼危立一僧清。他年来访诛茆地,吾与此江春水盟。
  3. 诗歌赏析:该诗首句“扬子江中风浪生”便描绘了一幅江水波涛汹涌、风浪不断的壮丽画卷。紧接着“小舟如叶任敧倾”则巧妙地使用了“如叶”这一比喻,形容船只在狂风巨浪中摇摆不定,如同一片树叶般难以掌控。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4.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金山寺和铁瓮城的描绘,展示了江南山水之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超然物外的意境。此外,诗中的“绝顶迥分双塔秀”“层楼危立一僧清”等意象,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高耸入云的特点,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5. 文化价值:《过金山下作》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它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历史及地理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观念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情感表达。

谢薖的《过金山下作》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宋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