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步塘上

漫踏斜阳堤上行,偶逢白叟问年登。
去年禾乾龟兆拆,今年雨多禾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晴步塘上》是宋代诗人谢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作者在斜阳下的堤上行走的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谢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字幼槃,号竹友,临川(今属江西)人。他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虽曾举进士不第,但并未放弃文学创作。谢薖的文学作品中,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其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
  2. 诗歌原文:《晚晴步塘上》全文如下:“漫踏斜阳堤上行,偶逢白叟问年登。去年禾乾龟兆拆,今年雨多禾耳生。”此诗简洁明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诗句不仅描绘了晚晴天空中落日余晖的景象,还通过偶遇白叟的对话,引出了对农事变化的感慨。
  3. 诗意解析:首句“漫踏斜阳堤上行”,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斜阳照耀下的堤上,享受着宁静时光的情景。次句“偶逢白叟问年登”则转入对话,白叟询问诗人今年的收成情况,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无华,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第三句“去年禾干龟兆拆”和第四句“今年雨多禾耳生”则是对农夫一年辛劳与收获变化的描写。其中,“禾干”指的是干枯的禾苗,而“龟兆”则指龟裂的田地,暗示了连年干旱的困境。“今年雨多禾耳生”则表达了尽管遭遇连续降雨,农作物依然得以生长的喜悦。
  4. 艺术手法:谢薖在《晚晴步塘上》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如对偶、借代等,使诗歌既符合格律又富有深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对话的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对农民艰辛生活状态的同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
  5. 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对于深入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谢薖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和社会问题,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思考。因此,《晚晴步塘上》作为谢薖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晚晴步塘上》不仅是谢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