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象亨调戒在颠,或捐常馔美时鲜。
鸷形不匿麇投麓,剑影虚张蛟绕船。
壮观要还全盛日,图回须似中兴年。
掩关雷雹惊春梦,忧国丹心只自怜。
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为宋诗人魏了翁的作品,通过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与边防政策的深刻思考。
从内容上讲,《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以“鼎象亨调戒在颠”作为诗的起句,暗含国家需保持稳定,警惕边境动乱的意思。而次句“或捐常馔美时鲜”则暗示可能为了备战而牺牲日常享受,准备应对可能的军事行动。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展示了他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
从艺术手法上讲,这首诗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即“赋”直接陈述事物,“比”是比喻象征,“兴”则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为丰富,意境更为深远。例如“鸷形不匿麏投麓”一句,用动物形象比喻国家形势的险恶,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历史背景上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在这样的背景下,魏了翁能够如此深刻地反思国家形势,并积极提出对策,实属难能可贵。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不仅是一首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政治智慧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状况。因此,深入研究和欣赏这首诗,对于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