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牟节叟介寿堂和刘左史

儿大诗书敌富强,妇供滫瀡养尊章。
照盘晓日龙为炙,介寿春风玉作堂。
礼物皆由天赋分,家荣亦使里生光。
人生有子不翅足,况复孙枝习气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牟节叟介寿堂和刘左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当时杨慎被贬谪云南永昌卫,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创作了此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刘伯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这首诗中,杨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中写道:“介寿堂前花似锦,流年似水任西东。”这句话意味着介寿堂前繁花盛开,如同锦绣一般美丽,而时间流逝如流水般无情。“莫叹流光去不返,人生富贵贵乎生。”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生命的价值在于活着,而不是追求富贵。“且看云台三杰在,何羡人间万户侯。”则意味着即使不能像古代的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也无需羡慕那些拥有万贯家财的人,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最后一句“愿君福善长无疆,千岁荣华不替名”则是祝愿友人能够福气绵长,永远享受着荣誉与财富。

这首诗通过赞美介寿堂的美丽,表达了对逝去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许。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