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堤

吏报南郊役事休,好风吹袂到江头。
长堤饮水马非马,叠石护田牛戴牛。
处处女筐蚕望岁,村村社鼓麦祈秋。
守臣不办康时策,只把农夫作己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南堤》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魏了翁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南宋时期官吏体察民情、关注农业生产的情景,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民生疾苦。下面对《观南堤》进行详细地介绍:

  1. 诗人简介
  • 魏了翁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而闻名。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他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 在《观南堤》中,魏了翁通过对农田劳役与自然风光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诗词原文:《观南堤》原文如下:
    吏报南郊役事休,好风吹袂到江头。
    长堤饮水马非马,叠石护田牛戴牛。
    处处女筐蚕望岁,村村社鼓麦祈秋。
    守臣不办康时策,只把农夫作己忧。

  2. 诗词赏析

  • 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在这首作品中,诗人巧妙地将南宋时期乡村的自然美景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 深刻揭示民生疾苦:《观南堤》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当时农村社会的深刻反思。例如,“处处女筐蚕望岁”反映了农民为了生计而不得不从事繁重劳动的现实;“村村社鼓麦祈秋”则揭示了农民对丰收的期望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感。
  1. 背景分析:《观南堤》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频繁发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魏了翁在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江边,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1. 历史意义:《观南堤》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和人民生活。

《观南堤》作为魏了翁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