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出自《三国志 · 吴书 · 王楼贺韦华传》,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的作者是:陈寿。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是晋代诗人陈寿的作品,风格是:文。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的释义是: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意为百姓仅关注两件事,而君主却失去了三项期望。这里的“二事”与“三望”通常指的是百姓和君主关注的焦点不同,百姓可能更关注眼前利益,而君主则期望百姓能关注长远发展和国家大计。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是晋代诗人陈寿的作品,风格是:文。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的拼音读音是:mín yǐ zhì qí èr shì ér zhǔ shī qí sān wàng zhě。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是《三国志 · 吴书 · 王楼贺韦华传》的第1189句。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的上半句是:有功者能赏之。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的下半句是:则怨心生而功不建。
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的全句是:二谓求其为己劳也,求其为己死也。三谓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之,有功者能赏之。民以致其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则怨心生而功不建,今帑藏不实,民劳役猥,主之二求已备,民之三望未报。且饥者不待美馔而后饱,寒者不俟狐貉而后温,为味者口之奇,文绣者身之饰也。今事多而役繁,民贫而俗奢,百工作无用之器,妇人为绮靡之饰,不勤麻枲,并乡黼黻,转相仿效,耻独无有。兵民之家,犹复遂俗,内无儋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至于富贾商贩之家,重以金银,奢恣尤甚。天下未平,百姓不赡,宜一生民之原,丰谷帛之业。而弃功于浮华之巧,妨日于侈靡之事,上无尊卑等级之差,下有耗财物力之损。今吏士之家,少无子女,多者三四,少者一二,通令户有一女,十万家则十万人,人织绩一岁一束,则十万束矣。使四疆之内同心戮力,数年之间,布帛必积。
二谓求其为己劳也,求其为己死也。三谓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之,有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