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踏红尘地,结庐岩壑间。
酒催清夜别,身伴白云还。
贺老湖边月,支公屋外山。
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
送石深之归沃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石深之归沃洲》是宋代诗人谢耘创作的一首词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闲适生活的理想境界。以下是对《送石深之归沃洲》的详细介绍:
诗词原文:《送石深之归沃洲》原文如下:
懒踏红尘地,结庐岩壑间。
酒催清夜别,身伴白云还。
贺老湖边月,支公屋外山。
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作者简介:谢耘(生卒年未详),字不详,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尽管资料中并未详细记载其生平背景,但可以推测他生活在一个文化较为繁荣的时代,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学造诣。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词赏析:该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诗人用“懒踏红尘地”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而“结庐岩壑间”则显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酒催清夜别”,“身伴白云还”两句中,可见诗人在自然美景和朋友之间度过了愉快的夜晚,体现了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态度。最后,“沃洲吟不尽,天与老翁闲”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寄托,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送石深之归沃洲》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愿景的展现。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