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偶成

思远楼西平屿东,会昌湖上藕花风。
水亭隔岸湘帘卷,人倚阑干忆谢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偶成》是宋代诗人谢隽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美景中的一幕动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以下将从多个维度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姓名:谢隽伯,字长父,号偕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 生平经历:有《和樵集》(《宋诗拾遗》卷一一),已佚。现存三首诗作,其中《西湖偶成》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思远楼西平屿东,会昌湖上藕花风。”描述了诗人站在思远楼之西,眺望平屿东侧的西湖风光,湖面上荷花随风轻摆的景象。
  • 诗句解析:这句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以及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西湖画面之中。
  • 主题思想:除了自然之美的描绘外,诗人在诗中还隐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 赏析与注释
  • 诗意解读: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 注释说明:诗中的“湘帘”指的是湖边亭子上的窗帘,随风轻轻摆动,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而“人倚阑干忆谢公”则表明诗人在欣赏这一美景的同时,也在怀念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谢公。

《西湖偶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义和历史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