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上巳

风作连宵雨,山寒复昼冥。
酴醾花白白,杨柳叶青青。
令节空轻过,芳时惜易经。
清真王逸少,修禊写兰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上巳》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场连宵的风雨以及随之而来的山寒和昼冥景象。这首诗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也反映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雨中上巳》的内容、背景及其意义:

  1. 作品原文
    风作连宵雨,山寒复昼冥。
    酴醾花白白,杨柳叶青青。
    令节空轻过,芳时惜易经。
    清真王逸少,修禊写兰亭。

  2.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此诗以雨夜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而深沉的画面。风作连宵雨,山寒复昼冥,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无声的细雨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肃穆。
  • 自然美的象征:酴醾花白白和杨柳叶青青,则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这些意象不仅点缀了诗中的景物,也寓意着生命与希望的力量。春光虽好,却难以持久,正如“令节空轻过,芳时惜易经”所言,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
  • 文化内涵:诗中提及的“清真王逸少”,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因精通书法而被誉为“书圣”,他在兰亭集会时撰写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韩淲在这里引用王羲之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对古人技艺的敬仰,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文学追求和审美情趣。
  • 艺术成就:从整首诗的结构来看,它遵循了传统诗歌的格式和韵律,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体现了宋诗的典型风格。特别是用词选择上的考究,如“风作连宵雨,山寒复昼冥”等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还富有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雨中上巳》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追求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及对古人文化的引用,展现了诗人高远的艺术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喜爱文学和自然美景的人来说,《雨中上巳》无疑提供了一次心灵的享受和文化的洗礼。因此,推荐广大读者在闲暇之余细细品味这首经典的宋代诗作,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