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影自婆娑,食贫如我何。
不嫌知己少,常畏识人多。
过涧耿独立,看山行自歌。
衡茅湿馀雪,风叶乱烟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顾影自婆娑,食贫如我何。
不嫌知己少,常畏识人多。
过涧耿独立,看山行自歌。
衡茅湿馀雪,风叶乱烟波。
《读魏仲先处士诗有感偶成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时李白在洛阳与友人岑勋、元丹丘同游,并结识了魏万。魏万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其诗以自然、清新、淡远为特点。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魏氏歌南风,清音正飘扬。
中朝旧簪组,遗我越乡装。
吴会多奇士,楚人亦高翔。
飘如游神马,矫如惊龙骧。
时命苟如此,弃捐岂吾望。
且欲东漂流,日夕怀所往。
谁谓天地大?悠悠此心放。
寄言河上老,此辈不可量。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魏万诗歌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仕途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左右,当时李白在洛阳与好友岑勋、元丹丘共游,并结识了魏万。魏万是一位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受到人们的赞誉。
内容:李白首先赞扬了魏万的诗歌,认为他的诗歌就像南风一样清新,能吹拂人心。接着,他提到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困境,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因此想要远离尘嚣,寻找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
主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官场的不满。通过对比魏万的诗歌和自己的处境,李白表达了自己想要像魏万一样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比和比喻,将魏万的诗歌与自己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