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日

开年逐夜闻山雨,阵阵声催一样春。
孤枕自听元不恶,虚檐谁谓便能新。
门前有客尤全美,园里无梅益固珍。
水活正添幽涧渌,草生纤嫩亦初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初六日》是宋代韩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韩淲的这首作品:

  1. 诗人介绍:韩淲,字仲止,南宋建安人,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还对音乐、书画等艺术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传播这些文化知识。这种多才多艺的特点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2. 诗词原文:开年逐夜闻山雨,阵阵声催一样春。孤枕自听元不恶,虚檐谁谓便能新。门前有客尤全美,园里无梅益固珍。水活正添幽涧渌,草生纤嫩亦初匀。
  3. 诗歌赏析:《正月初六日》通过简洁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机。诗人通过对山雨和春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氛围。“孤枕自听元不恶,虚檐谁谓便能新”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欣赏和心灵的平静。
  4. 历史背景:该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公元1195年左右。在当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和思想的挣扎。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韩淲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从他的作品《正月初六日》中也可以窥见一斑。
  5. 艺术特色:韩淲的诗歌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思,使诗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享受。例如,“水活正添幽涧渌”一句中,诗人将听觉感受与视觉形象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正月初六日》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它还体现了韩淲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宋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个人心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