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道中得诗二句因足之

秋晚晴原上玉田,水边林下过金仙。
寺钟欲动黄昏月,野鸟时横碧落天。
萸糁人家皆取醉,菊花篱槛亦争妍。
三叉路入孤村去,九日闲投物外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田道中得诗二句因足之”是一首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白居易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音乐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与变迁,但他始终坚守文人的道德操守,致力于诗歌创作。白居易的作品以通俗易懂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其作品流传至今,深受读者喜爱。
  1. 诗歌原文
    玉田道中得诗二句因足之
    野色笼远树,水声入闲门。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白居易通过“野色笼远树,水声入闲门”两句,巧妙地捕捉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田园之中。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情感。白居易在描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反思和抒发。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感上,更具有深层的意义与内涵。

“玉田道中得诗二句因足之”是一首富有哲理且充满美感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展示了他在面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值得人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感受生活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