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云亭

淡烟晴日近重阳,整屐荒山野路长。
世事是非同胶扰,人生今古一悲凉。
望穷千里乾坤外,清绝小园松菊香。
此日此时真可惜,西风催酿满林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抗云亭》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景中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对《抗云亭》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淲的生平与成就:韩淲,字仲止,号涧泉,是宋代信州上饶人,他的诗风清新超脱,淡泊名利,一生以吟咏为乐事,与赵蕃并称“二泉”,有《涧泉日记》、《涧泉集》等传世作品。
  1. 诗歌原文
  • 淡烟晴日近重阳,整屐荒山野路长。世事是非同胶扰,人生今古一悲凉。望穷千里乾坤外,清绝小园松菊香。此日此时真可惜,西风催酿满林霜。
  1.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色的描绘:韩淲通过“淡烟晴日近重阳”描绘了秋季的天气和氛围;“整屐荒山野路长”则表现了他行走在荒凉山路上的孤独感受。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意渐浓、意境深远的画面。
  • 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世事是非同胶扰,人生今古一悲凉”中,韩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争的感慨;而“望穷千里乾坤外,清绝小园松菊香。”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创作动机:韩淲作为一位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受到了某种触发,可能是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也可能是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韩淲的创作风格也受到这一时期文学氛围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作品影响
  • 文学价值:《抗云亭》不仅是韩淲个人的代表作,也是宋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传承意义:韩淲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抗云亭》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