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上桃花

桃花风里鬓成丝,老眼青山百不宜。
犹有中原旧家在,相寻呼酒和新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涧上桃花》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厚的情感。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南宋时期信州上饶人,为韩元吉之子。他是宋末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个性而著称,入仕不久即辞官归隐,专注于吟咏创作。
  • 生平成就:《涧泉集》是他的主要著作,其中收录了其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深受后世赞誉,与赵蕃并称“二泉”,共同享有诗坛声誉。
  1. 诗句原文
  • 桃花风里鬓成丝,
  • 老眼青山百不宜。
  • 犹有中原旧家在,
  • 相寻呼酒和新诗。
  1. 诗意解析
  • 桃花风里鬓成丝:此句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鬓边白发如丝般随风飘散的情形。桃花盛开时,春风轻拂,使得诗人的发丝也仿佛被染上了花瓣的色彩。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桃花的美丽,更隐喻了诗人岁月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 老眼青山百不宜:诗人用“老眼”二字来形容自己的双眼,表达了年老后的视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敏锐,难以欣赏远方的美景。同时,“百不宜”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找到一处能让心灵安放的地方,反映出诗人晚年的孤独与无助。
  • 犹有中原旧家在:尽管诗人身处异乡,但内心深处仍怀揣着对故乡中原的思念。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与怀念。
  • 相寻呼酒和新诗:最后一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他们在桃花盛开的季节,相聚一堂,举杯饮酒,互相吟诗作对,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场景充满了文人墨客之间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桃花这一意象,通过描绘桃花随风飘落的情景,隐喻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桃花的娇艳与凋零形成鲜明对比,既富有诗意,又引人深思。
  • 语言风格: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通过对桃花、风、眼睛等元素的精心刻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思的独特感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涧上桃花》作为宋代诗人韩淲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是其文学才能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不仅能领略到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