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溪庐

不能角黍泛菖蒲,且摄闲心自读书。
谁信骚经未终卷,又行山外到溪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午溪庐》是南宋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文学艺术的精神风貌。

《重午溪庐》中“不能角黍泛菖蒲”表达了诗人在端午佳节时不沉迷于世俗的庆祝活动,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宁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角黍”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之一,而“泛菖蒲”则是民间习俗,用以避邪。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脱尘嚣的闲适态度。

诗中的“且摄闲心自读书”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节日期间仍不忘学习的情景,表明了他对知识与文化修养的重视。这种精神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文化追求和深厚的学识底蕴,也反映出他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以读书为乐的雅趣。

“谁信骚经未终卷,又行山外到溪庐”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才情,也透露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这里的“骚经”指的是屈原的作品,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高洁的志向。诗句暗示了诗人在阅读完经典文学作品后,又继续踏上了探寻自然美景的旅程,这种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宋代文人常见的情感流露。

韩淲的《重午溪庐》,不仅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视传统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视角,启发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