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姜尧章白石洞

诗眼玩尘世,漫作威凤鸣。
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
胡为随人间,叹息百虑萦。
洞中应笑我,何不高举轻。
明时乐未正,尚欲追英茎。
它年淳气合,肯有爵服情。
痴人莫说梦,烈士徒殉名。
转庵偶饶舌,已足压旦评。
古来旷达者,谈笑得此生。
临流赋招隐,一奏朱弦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姜尧章白石洞》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超然物外、高洁之士的向往之情。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作品概况
  • 作者介绍:韩淲,字涧泉,号东篱,南宋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
  • 诗歌背景:此诗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苕溪边行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仙人境界的向往。
  • 主题内容:诗中以“诗眼”开篇,引出了对尘世的玩味与对高洁之士的向往。通过漫步苕溪见到清澈水流和洁白石头的情景,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1. 诗意解析
  • “诗眼”开篇:诗眼是指诗词中最精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通常用以点明全诗的主题或情感。此处“诗眼玩尘世”,表明诗人在观察世间万象时,发现了尘世中的趣味。
  • “漫作威凤鸣”:威凤鸣,意味着威武不凡,凤凰鸣叫,象征着非凡的气质和高贵的志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能和志向的自信与追求。
  • “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经行苕溪,意味着在苕溪边的行走,苕溪水清澈见底,白石晶莹。这里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喻了诗人心灵的澄澈和纯洁。
  •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拂衣和鉴须眉,形容诗人在洗涤尘垢后,更加清晰地审视自己的外貌和内心。仙骨则暗指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由此被惊醒,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震撼。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感受和心境。
  • 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表达,这首诗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艺术世界,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 语言优美: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通过对仗工整和意象生动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优美的艺术风貌。

韩淲的《题姜尧章白石洞》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示诗人心灵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