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禧二年春,寂寂楚相庙。
上书能说秦,将兵亦救赵。
太子质不归,变衣何其妙。
因城吴故墟,宫室本照耀。
宠辱一以惊,失计易贻笑。
帐座神所严,香火忍兴吊。
但想荀兰陵,朱英或同调。
楚黄相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楚黄相庙》并非文学作品,而是诗人韩淲对楚国宰相黄歇(又称春申君)的庙宇进行的怀古之作。
韩淲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字仲止,号涧泉,与赵蕃并称为“二泉”。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韩淲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著有《涧泉集》。他的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虽然年仅五十就选择退隐,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视为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楚黄相庙》一诗以宋代为背景,开禧二年春,诗人描绘了楚国宰相黄歇庙宇的现状。诗中写道:“开禧二年春,寂寂楚相庙。上书能说秦,将兵亦救赵。太子质不归,变衣何其妙。”这几句诗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黄歇的历史形象:他能够运用谋略,辅助秦国,又曾率军救援赵国。但遗憾的是,太子质不归,黄歇的命运也随之起伏不定,最终遭遇了不幸。诗中还提到了因城吴故墟、宫室本照耀以及宠辱一以惊、失计易贻笑等场景,展现了黄歇庙宇的沧桑变化和历史的沉浮。
《楚黄相庙》是南宋时期诗人韩淲所作的一首怀古诗作,通过对楚国宰相黄歇庙宇的描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功绩与命运,以及对庙宇现状的感慨。韩淲以其独特的文学才能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使这首诗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