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至长乐帅幕

文笔擅名第,当置台馆中。
不合大雅尚,天怒令诗穷。
昔年弄水亭,一见知不同。
继而灵山阳,示我所作工。
岂期江海上,浩然复相从。
小篇清且丽,大篇疏而通。
尚友梅都官,不但杨陆翁。
和平事淡泊,志意惊盲聋。
时时写几句,岂只凡马空。
又喜富收拾,锦绣纷青红。
决定得名世,挽回正始风。
岑岑闽岭山,连帅鼓角雄。
幕府少为贫,因与了事功。
地暖罕霜雪,榕阴荔枝丛。
不妨资食啖,闲游佛老宫。
万一遇真隐,识赏无匆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仲至长乐帅幕》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环境及情感体验。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韩淲,字子华,号南涧,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
  • 创作风格:韩淲的诗歌多取材于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擅长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想。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首句“文笔擅名第,当置台馆中”,表达了作者认为自己的文才出众,应当受到重视。接下来的“不合大雅尚,天怒令诗穷”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被认为不符合高雅文学标准,甚至因此遭天怒而使诗作陷入困境的感慨。
  • 整体意象:“昔年弄水亭,一见知不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初遇时的惊喜与认同;“继而灵山阳,示我所作工”则体现了随着时间流转,两人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对方的作品更显匠心独运。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韩淲的《送仲至长乐帅幕》在艺术手法上颇具特色,如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含义丰富,层次分明。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情的赞颂,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它反映了作者对于清高品格的推崇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态度。

韩淲的《送仲至长乐帅幕》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诗歌才华的佳作,更是宋代文人文化精神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