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推官衡州

着眼尘网外,纳身诗社中。
乐哉万好庵,刘骥尊酒同。
此事非外假,千载扬清风。
冰溪瑞峰高,更是章泉翁。
永贞志独砺,探赜雅用充。
不知群儿愚,一洗凡马空。
祝融石鼓江,旧观多巨公。
兴怀南渡初,此地惊盲聋。
只今两英荡,游宦未易逢。
所惜一未面,旧好本家通。
尽其我职学,公车自旌弓。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雄。
更愿常用贤,更愿常和戎。
官闲莫兴寄,因来莫匆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赵推官衡州”是宋朝韩淲的文学作品

《送赵推官衡州》是韩淲在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所作的七律,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赵推官的深厚友情,还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以及个人志向的坚持。

《送赵推官衡州》的创作背景是韩淲与赵蕃同为宋室忠臣,二人曾以诗歌互相唱酬,共同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吟咏之事。韩淲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他写道:“着眼尘网外,纳身诗社中”,表明自己远离了世俗的纷争,投身于诗歌的世界,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诗中的“乐哉万好庵”,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隐居之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韩淲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如“冰溪瑞峰高”,“章泉翁”等,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同时,通过这些典故,韩淲传达了自己的高尚志向和追求,即“永贞志独砺,探赜雅用充”。这种志向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上,更体现在对社会、国家的态度上。

《送赵推官衡州》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志向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文化意蕴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风采,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风貌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同时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