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寿入吴改秩

昔也寿皇时,盖以战而守。
强敌难得志,和书驿使走。
持循四十年,罔敢为戎首。
世道倏升降,甲兵忽在手。
轻举将略疏,彼彊反归咎。
遂令北伐篇,小大皆灭口。
不惮累金缯,只愿和好久。
庙算属仁贤,尊事贵黄耇。
祖宗缔创深,施泽等高厚。
朝班上青琐,忧国合细剖。
行行远家林,寒露湿芜柳。
无恶夸毗儿,无哂拓落叟。
何须莫吟诗,何须力饮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子寿入吴改秩”是韩淲所作一首古诗,其全名为《送子寿入吴改秩》。此诗出自韩淲的《涧泉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送子寿入吴改秩》的作者是韩淲,字仲止,号涧泉,是宋代著名的文人和官员。韩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与赵蕃并称“二泉”,以诗歌闻名当世。他的人品和学问都有深厚的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韩淲在嘉定十七年因疾病去世,年仅五十岁。

  2. 诗歌原文及译文

  • 《送子寿入吴改秩》全诗如下:“昔也寿皇时,盖以战而守。强敌难得志,和书驿使走。持循四十年,罔敢为戎首。世道倏升降,甲兵忽在手。轻举将略疏。”。
  • 译文:昔日在寿皇时期,我们因战事而坚守。强大的敌人难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和平协议通过驿使传走。坚持四十年,不敢挑起战争。时代变迁,战争突然到来,兵器突然出现在我们手中。轻率地使用策略是错误的。
  1. 诗歌解析
  • 历史背景:该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国与国之间紧张关系的思考。
  • 政治态度:韩淲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未来可能爆发的冲突的担忧。
  • 文学风格:这首诗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局势,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这首诗展示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 思想价值: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战争的恐惧。
  • 艺术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被人们所传颂。

韩淲的《送子寿入吴改秩》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映。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今天依然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深思。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文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注和担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