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十生日作醮事

清飙吹尘玉溪烟,龙舟未收菖蒲天。
城东宝香祈永年,振振公子陈醮筵。
雨零霞外来群仙,德我寿我明自然。
宣简流芳正绵延,华裾织翠金丹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十生日作醮事》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赵十生日时进行道教法会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以及道士们为祈愿长生不老而进行的宗教仪式。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韩淲,字仲止,号涧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不仅诗歌造诣深厚,还与当时另一位知名诗人赵蕃(号章泉)并称“二泉”,在宋代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韩淲的一生清高绝俗,致力于诗歌创作,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2. 原文赏析:诗中的“清飙吹尘玉溪烟”形容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早晨景象,而“龙舟未收菖蒲天”则暗示了节日的氛围还未完全散去。接下来的句子“城东宝香祈永年,振振公子陈醮筵”展现了人们在城东举行盛大的道教法会,以此祈求长寿和福运。“雨零霞外来群仙,德我寿我明自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神仙们的降临为法会增添了无限生机。

  3. 写作背景:根据《赵十生日作醮事》的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可能是在赵十的生日时所作,用以庆祝这位寿星的同时,也体现了宋代社会对于道教信仰的重视。通过这样的宗教活动,不仅为寿星祈福,也是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福祉的期望。

  4.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赵十生日作醮事》不仅是一首表达宗教情感的诗歌,它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宗教信仰的看法。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寓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赵十生日作醮事》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宋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