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仲先处士诗有感偶成二首其二

涧泉韩仲止,生计聊复尔。
无钱向谁嗟,有酒徒自喜。
尽日览形容,流年惊发齿。
夜夜犹早眠,寒来更慵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魏仲先处士诗有感偶成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秋,是诗人在密州时所作。

原文如下:

我亦竟何人?
君非不自为。
但知行乐日,岂念别来时。
老去诗犹健,闲来字共期。
君能赋归去,吾亦愿言归。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魏仲先这位朋友的怀念之情。首先,“我亦竟何人?”表现出了诗人的自我怀疑和对自我价值的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什么值得别人记住的地方,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和对自身价值的质疑。

“君非不自为。”这句话表明了朋友的自信和独立。他认为魏仲先并不是依赖他人的人,而是能够自己思考、行动的人。这种评价体现了对朋友的肯定和赞赏,也反映出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但知行乐日,岂念别来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他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支持,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这里的“行乐日”可以理解为朋友在一起快乐的日子,而“别来时”则是指分别后的思念时刻。诗人认为,真正的友情应该是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欢乐时光。

“老去诗犹健,闲来字共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即使年纪渐长,他的诗歌创作仍然充满活力;即使在闲暇之余,他也与朋友们约定了未来相见的时间。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情的美好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它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