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晁子应三十八丈见过,因□张德广对木犀水饮,次德广韵

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人被好花相恼,花亦知人幽韵,佳处本同风。挥手谢尘网,举袂步蟾宫。
秋已半,幽涧侧,乱山中。故人过我,终夕乘兴可千钟。赖有曲江才子,坐上平章花月,不管老英雄。心事将何寄,醉语又匆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水调歌头 · 晁子应三十八丈见过,因 张德广对木犀水饮,次德广韵》是一首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该诗通过明月、花影和酒宴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其人生美好事物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韩淲(963-1022),字昌老,江西南昌人,是北宋末南宋初的重要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曾任吏部员外郎,后辞官归隐,以诗文自娱,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在这首诗中,韩淲通过描绘月光下的花影与酒宴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诗词原文及解读
  • 原文:“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 此情飘洒,但觉清景满帘栊。”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明月高悬,花影摇曳,诗人手持美酒,陶醉于这美好的夜色中。
  1. 主题分析
  • 自然之美:诗中的“明月”、“花影”等元素,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美景,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
  • 生活情趣: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他把酒言欢,享受着人生的快乐时光。
  1. 艺术特色
  • 写景手法:韩淲善于运用写景手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中。
  • 情感传达:诗人的情感通过诗中的语言表达出来,既有豪放不羁的个性展现,也有对生活的深情厚意。

韩淲的《水调歌头》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可以更好地领略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感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