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闺怨

脆管繁弦无觅处,小楼空掩遥山。柳丝直下曲阑干。海棠红欲褪,玉钏怯春衫。
殢酒不成芳信断,社寒新燕呢喃。雕盘慵整宝香残。绮疏明薄暮,帘外雨潺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闺怨》是一首由元末明初的诗人刘基创作的词,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恋与寂寞。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曾参与朱元璋推翻元朝的军事行动,并在明朝初期担任要职。
  1. 诗词原文
    织女机边如镜月,夜深长照空帏。玉笙簧冷凤孤飞。苔阶行遍,霜露剥裳衣。
    华表柱头荏白鹤,不知何日来归。故山今在故人稀。沉思似梦,垂涕掩朱扉。

  2. 诗意解读

  • 织女机的比喻:诗中“织女机边如镜月”通过织女星的比喻,象征着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寂静,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增添了诗句的美感。
  • 孤独与思念:“玉笙簧冷凤孤飞”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景象,凤凰作为神话中的灵鸟象征高贵和孤独,这里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时间的流逝与回忆:“苔阶行遍,霜露剥裳衣”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通过苔藓生长和霜露侵蚀的形象化描述,反映出时间无情地改变着一切,而自己却无法把握。

刘基的《临江仙·闺怨》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更是一段深刻的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不仅能够领略到其艺术魅力,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无论是对于诗歌本身还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临江仙·闺怨》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