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腊前梅

小春时候腊前梅。还知道、为谁开。应绕百千回。夜色转、参横斗魁。
十分孤静,替伊愁绝,片月共徘徊。一阵暗香来。便觉得、诗情有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腊前梅”是南宋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词,属于太常引词牌。该词通过对腊前梅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孤寂与愁绪。以下是关于《太常引·腊前梅》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这首词由南宋诗人韩淲所作,字昌父,号涧泉,又号涧堂老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广泛涉及诗歌、散文、书法等多个领域,尤以词作著称。韩淲的词风格清丽、含蓄,善于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 创作背景:词的创作通常源于诗人对特定场景或情感的直接感受。在这首词中,作者可能因见腊前的梅花而触发了某种情感体验,进而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于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1. 词作原文
    小春时候腊前梅。还知道、为谁开。应绕百千回。夜色转、参横斗魁。十分孤静,替伊愁绝,片月共徘徊。一阵暗香来。便觉得、诗情有涯。

  2. 词作鉴赏

  • 意境描绘:这首词的意象丰富,通过对腊前梅花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词人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态,更通过“百千回”、“夜色转”、“一片月”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静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替伊愁绝”,“一阵暗香来”,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沉,让人感受到了词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 艺术手法:韩淲在这首词中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拟人化(梅花仿佛有知)、象征(月光成为陪伴梅花的伴侣)等,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又充满诗意。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这首词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氛围,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艺术价值:作为宋词中的佳作,它展现了宋词的语言艺术和情感表达的独特魅力,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韩淲的《太常引·腊前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