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过江来,赢得家家都老。屈指中兴人物,到如今谁好。
散庵常是爱山林,健笔胜挥扫。我则临风三叹,信儿曹惊倒。
好事近 · 次韵昌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好事近·次韵昌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下面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好事近·次韵昌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对朋友王郎深情的回忆与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担忧与感慨。
在《好事近·次韵昌甫》中,苏轼首先回忆了与王郎的深厚友情。他写道:“相逢秋月满,更值夜深风急。”这句话描绘了两人在秋天月光下重逢的情景,以及夜晚风急的氛围,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默契。随后,苏轼又描述了自己与王郎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不恨相逢频,何为别离频?”这句表达了他们虽然时常相聚,但因为离别的痛苦而感到遗憾。
苏轼并未止步于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他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些问题。“世事相违各自愁,良辰美景奈何天!”这句表达了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却因世事变迁而感到忧愁。同时,“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这句则描绘了人生短暂而无常,唯有在酒席上才能享受岁月的美好。
苏轼以一句感慨收尾:“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眷念,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好事近·次韵昌甫》不仅展示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