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潭寺寄黄炳

昨夜湖心共泊船,一天星露宿寒烟。
朝来极目无洲渚,知采蘋花何处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石潭寺寄黄炳》是宋代诗人严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严粲,字坦叔,一字明卿,被学者称为华谷先生。他的籍贯为邵武(今属福建),登进士第,曾在知清湘县和徽州掾职任。尽管严粲的生平细节不详,但他的创作活动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文学成就:严粲著有《诗缉》,然而其作品集已佚。从现存的作品来看,严粲擅长七言绝句,展现了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 全文展示:昨夜湖心共泊船,一天星露宿寒烟。朝来极目无洲渚,知采蘋花何处边。
  1. 诗歌鉴赏
  • 景物描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与清晨时分的石潭寺景致,通过“湖心泊船”、“星露宿寒”、“寒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自然氛围。
  • 情感表达:诗歌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对景色的赞美,更有对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的“知采蘋花何处边”,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关切,似乎在向朋友传达自己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1. 艺术特点
  • 意境营造: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构建了一种淡远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 语言特色:严粲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他巧妙地利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也有听觉享受。

《宿石潭寺寄黄炳》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