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其三再在西冈兼怀后湖作

短船谁泊蒹葭渚。夜深远火明渔浦。却忆槿花篱。春声穿竹溪。
云山如昨好。人自垂垂老。心事有谁知。月明霜满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其三再在西冈兼怀后湖作》是宋代词人苏庠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原文内容、作者介绍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介绍:

  1. 创作背景
  • 生平经历:苏庠,字养直,号眚翁,出生于湖南澧州(今属湖南)。他因患病而视力受损,晚年居庐山后湖,与徐俯同被召回朝廷但坚辞不就。绍兴十七年(1147年)卒,享年八十三岁。
  • 词作时间: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苏庠晚年,身处后湖期间。
  • 文学价值:该词不仅体现了苏庠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1. 原文内容
  • 短船谁泊蒹葭渚。夜深远火明渔浦。却忆槿花篱。春声穿竹溪。
  • 云山如昨好。人自垂垂老。心事有谁知。月明霜满枝。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苏庠工诗,得苏轼赏识。曾隐居庐山,与徐俯被朝廷召用,固辞不就。绍兴十七年(1147年)逝世,年八十三岁。著有《后湖词》,现存一卷。
  • 词作风格:苏庠的诗词以婉约著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菩萨蛮·其三再在西冈兼怀后湖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深怀念。词中通过夜晚灯火与渔浦的对比,以及春天的声音穿过竹林的情景,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 意境创造:词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来营造意境,通过“夜深”、“明月”等词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意境的创造,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风格:苏庠的词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他的词作在保持古典韵味的同时,也不乏新意,显示出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菩萨蛮·其三再在西冈兼怀后湖作》不仅是苏庠个人词风的典型代表,也是宋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词人的生平与创作,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社会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