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苏辙所作的一组诗,用以纪念和悼念一位名叫王彦霖的官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介绍如下:

  1. 创作历史背景:苏辙(1039-1112)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组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为北宋时期。在古代,挽词是一种哀悼死者的诗歌形式,常用于表达对其生平事迹的回忆和对其去世的哀悼。

  2. 作品原文与译文:苏辙的《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原文如下:

  •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
  • 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
  • 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

译文为:曾经担任过官职并因此名声显赫,升任到高位之后依然能直言直语。他的雄心壮志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最终却因为道路艰险而不得不停止脚步,留下遗憾。他满怀壮志,但突然之间感到震惊。

  1. 作者简介: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散文。他的作品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作为文学家,苏辙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王彦霖的评价,苏辙不仅表达了对王彦霖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角色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是苏辙创作的一组挽歌,通过这组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王彦霖的生平事迹以及苏辙对他的评价和情感。这不仅是一首悼念之诗,也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