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栋宇恰三间,楚望凄凉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净,风吹语笑一城喧。
乡书莫问经时绝,岁事初惊片叶翻。
南近清淮鲈鳜好,钓筒时问有潜吞。
再次前韵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次前韵四首》是宋代苏辙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诗歌原文:
城头栋宇恰三间,楚望凄凉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净,风吹语笑一城喧。
乡书莫问经时绝,岁事初惊片叶翻。
南近清淮鲈鳜好,钓筒时问有潜吞。
谬将疏野托交游,平日论心亦有由。
科第联翩叨旧契,利名疏阔少新忧。
清谈已觉忘朱夏,浊酒先防虐素秋。
多病无聊唯有睡,频频诗句未嫌不。
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
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
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
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
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
风气雨余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
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 作者介绍:
-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一字廷非,号颍川先生,晚号醉翁,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自幼聪颖,学识广博,擅长散文和诗词,尤长于政论和历史文章。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喜爱。在宋代文坛上,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 诗歌内容:
- 第一首:描绘了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诗人用“城头栋宇恰三间”开头,形象地勾勒出城市的繁华景象。然而,在这样的繁华背后,诗人却感到一种深深的凄凉和哀愁,仿佛屈原的身影在城头浮现。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 第二首至第四首:描写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状态。从“雨洗山川百里净”到“岁事初惊片叶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与同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
- 第五首至第八首:通过描述官场生活和政治理念,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追求。其中,“谬将疏野托交游”、“科第联翩叨旧契”、“利名疏阔少新忧”等诗句,揭示了官场生活的虚伪与浮躁,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的失望和无奈。而“清谈已觉忘朱夏”、“浊酒先防虐素秋”等诗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于自然和真实的向往。
- 写作背景:
- 《再次前韵四首》是苏辙的诗作,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一些细节,如“南近清淮鲈鳜好”,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宋代创作的。
- 赏析:
- 《再次前韵四首》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 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人生的感慨,都充满了诗人的热情和真诚。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深处。
- 名家点评:
- 清代学者纪昀在《四库全书》中评价道:“《再韵四首》为苏门诸贤之冠,其词简远,其思深。”这句话高度评价了苏辙的诗歌成就,认为他的诗作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意蕴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明代学者杨慎在《升庵诗集》中写道:“《再韵四首》,虽无奇警句,然读之令人有无穷之兴会。”这句话指出了苏辙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虽然诗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或惊人的警句,但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引发人们无尽的联想与思考。
- 现代评价:
- 现代文学评论家普遍认为,《再次前韵四首》是一首表现手法独特、语言精炼、情感真挚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苏辙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特才华,更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文化素养。
-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苏辙的这一作品被广泛引用和学习。许多作家和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受到其影响,从而借鉴其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平。
- 相关研究:
- 关于《再次前韵四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诗歌艺术特色的探讨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如语言风格、意象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理解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路。
- 除了对诗歌本身进行研究外,学者们还关注了苏辙本人的历史背景和生平经历。他们认为,了解苏辙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通过对这些历史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 综合评价:
- 《再次前韵四首》是苏辙的一首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它的翻译版本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分享,成为中国文学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
- 结语:
- 《再次前韵四首》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苏辙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灵感。它将继续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