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代书

去年河上送君时,我醉看君倒接篱。
一笑便成经岁隔,扁舟重到满城知。
旧传北海偏怜客,新怪东方苦诉饥。
应笑长安居不易,空吟原上草离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王巩代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其创作时间大约在元祐时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次韵王巩代书》的创作时间为元祐时期,这是北宋中期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一个阶段。在此期间,王安石变法的推行逐渐放缓,政治氛围趋于温和。
  • 作者经历:苏辙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动,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贬斥,后又因政治原因被重新起用,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
  1. 作品原文
  • 内容概述:这首诗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诗中描绘了河上送别的情景,以及对友人遭遇的同情。
  • 具体诗句:诗中写道:“去年河上送君时,我醉看君倒接篱。”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送别时醉酒的状态,以及他对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诗歌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不公的感叹。通过对比友人的遭遇和自己的处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
  • 语言风格:苏辙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善于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在这首诗中,“一笑便成经岁隔,扁舟重到满城知”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传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次韵王巩代书》不仅是苏辙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其社会政治观点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