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厚秀才见寄

壮心摧折渐无馀,早岁为文老不如。
登木求鱼知我拙,循窠觅兔笑君疏。
清尊独酌夜方半,白发潜生岁欲除。
久恐交亲还往绝,床头犹喜数行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是苏辙的作品,体现了宋代诗人对文学的深厚情感和艺术追求。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他与兄长苏轼齐名,并称“苏门四学士”,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2. 诗歌原文:壮心摧折渐无馀,早岁为文老不如。登木求鱼知我拙,循窠觅兔笑君疏。清尊独酌夜方半,白发潜生岁欲除。久恐交亲还往绝,床头犹喜数行书。
  3. 作品鉴赏:此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句中的“清尊独酌”和“白发潜生”等意象,都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即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哲理性和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5. 历史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化繁荣,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辙的《次韵吴厚秀才见寄》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思想风貌。
  6. 后世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许多学者和读者都认为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宋诗的代表之一。同时,这首诗也激励了无数人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苏辙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