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已向初旬见,白酒相携九日尝。
萸少一枝心自觉,舂同斗粟味终长。
兰生庭下香时起,玉在人前坐亦凉。
千里使胡须百日,暂将中子治书囊。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之情。《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首诗是苏辙以饮酒作乐的形式表达对苏轼的怀念和哀思。诗中通过描绘黄华已见初旬、白酒相携九日的场景,以及萸少一枝心觉自觉、春同斗粟味终长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
苏辙在这首诗中的写作手法也值得一提。他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兰生庭下香时起,玉在人前坐亦凉”这一名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是苏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和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