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春日寄内

春到燕山冰亦消,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点盘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满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春日寄内》是北宋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情思念和对春天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是苏轼的弟弟,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内容充实、风格质朴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文学史上,苏辙与苏轼齐名,合称“苏李”,他们共同推动了宋代文坛的发展。
  2. 诗歌原文:《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春日寄内》翻译如下:
    燕山春到时已化,归骑迎来日日新。久行胡地生白发,初试东风脱敝貂。
  3. 作品背景:这首诗是苏辙在元祐元年任右司谏时所作,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后被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苏辙复杂的政治生涯和对故乡及亲人的深切怀念。
  4. 诗歌鉴赏:诗中“燕山春到时已化,归骑迎来日日新”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久行胡地生白发,初试东风脱敝貂”则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历经磨难后的感慨,以及回归故里时的喜悦心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春日寄内》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而且在历史和社会文化层面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