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祀高禖二绝

荡荡巍巍尧舜前,一丘惟见柏森然。
后来秦汉何堪数,跋扈飞扬得几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祀高禖二绝》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秋祀高禖二绝》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包含两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 秋祀高禖二绝·其一:荡荡巍巍尧舜前,一丘惟见柏森然。后来秦汉何堪数,跋扈飞扬得几年。
  • 秋祀高禖二绝·其二:乾德年中初一新,颓垣破瓦委荆榛。兴亡举坠干戈际,闲暇方知国有人。
  1. 作品翻译
  • 秋祀高禖二绝·其一:在尧舜的年代,只有那一片柏树林显得高大而茂盛。后来的秦汉时期,又有何能比?他们只能跋扈飞扬,又能持续多久呢?
  • 秋祀高禖二绝·其二:乾德年间的新年刚刚到来,颓垣破瓦,一切都被荆棘覆盖。在这战乱与和平交替的时代,人们才知道国家需要有贤人。
  1.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秋祀高禖二绝》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 语言精炼:两首绝句用词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代盛世与现代的沧桑巨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变迁。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国家兴衰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贤才的重视,情感深沉而真挚。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乾德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希望。
  • 个人经历:苏辙作为当时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感悟也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在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秋祀高禖二绝》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兴衰、抒发家国情怀的诗歌,也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宋代的文化特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