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

遍入僧房花照眼,细寻芳径蝶随行。
归时不怕江波晚,新有桥虹水上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太平寺观赏花卉时所感而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的独到见解。诗人在太平寺内遍览僧房中的繁花,花朵如眼睛般闪烁着光彩,令人目不暇接;他细寻芳径中飞舞的蝴蝶,感受其轻盈与灵动。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太平寺内春意盎然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诗歌的第二联“小槛明窗曾不住,闲花芳草遣谁栽”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归隐田园的愿望。这里,诗人以“小槛明窗”比喻自己心境的开阔,不受外界纷扰,而“闲花芳草”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种情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

尾联“但须匹马寻幽胜,携取清樽到处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在这里,诗人渴望寻找一个幽静的地方,独自享受那份孤独与自由。同时,他携带着清酒,期待在任何场合都能品味这份独特的乐趣。这种追求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不仅是一首描写太平寺内花卉美景的诗作,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对自我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