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画坛泰斗郭熙的画作所作的题咏诗,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美和书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苏轼在诗中提到了“平远”,这是中国山水画中常用的一种技法,指的是将远处的山峦用淡墨勾勒,以表达山之高远、连绵不绝的意境。这种手法不仅适用于绘画,也常用于诗词创作,使诗歌中的景色更加深远、空灵。

苏轼提到郭熙的画作“平远”时,还特别提及了“幽深”、“清旷”等词汇。这些词汇共同表达了诗人对郭熙作品的感受:画面之中既有着深邃的山色,又不失开阔的视野和清新的气息。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郭熙作品的高超技艺和深远意境的赞赏。

苏轼在诗中还提到了“水墨丹青”。水墨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丹青则指彩色。这里,苏轼可能是指郭熙的画作既有传统的水墨韵味,又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展现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是一首充满艺术感和哲思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书画艺术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