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笋复生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
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
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
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
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
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
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笋复生》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诗作以内容深厚、语言质朴著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据传是在一次春寒中偶遇雷雨后,观察到竹笋重新生长的情景而激发创作的灵感。
  2. 诗意解析
  • 诗的开头“春寒侵竹竹憔悴”,描绘了冬去春来时节,竹子在寒冷中显得萎靡不振的样子。这里的“春寒”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着人生或世事的变迁带来的影响。
  • 紧接着“父老皆云未尝记”,表达了当地人对此现象的不解和遗忘。这一转折暗示了外界对于自然规律的忽视或漠视。
  • “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通过雷雨的偶合,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力量和生命力的复苏。这句诗中的“南园众君子”象征着那些有见识的人,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种自然现象。
  • “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描述了竹笋从地面冒出,生长得如同人一般高大,充满了生命力和向上的精神。这句诗中的“凌云气”象征着突破困境、勇往直前的精神。
  1. 作品赏析
  • 苏辙的《林笋复生》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力和希望的颂扬。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信念,以及对自然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深刻感悟。
  • 此外,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哲理思考,即万物皆有生命周期,无论是植物还是人类,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无常的接纳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林笋复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苏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审美能力和深邃的思想深度,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