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和门人祝寿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七十多年的人生真像一场大梦。而今寿辰儿孙奉酒。从前的是非忧患早已乘风早已成空,再不引痛楚凄恻。心如磐石风雨不动。其中播迁怎生沉重,千钧形容。

早年文章为政为世。中年时笔落生禅,却像是上天要让我明白的。石塔当年落成时不生缝隙,完好无损。如今如何了,又有谁与我同游?人间已换,天上似远,随意吧,随意谁送谁游。

介绍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是北宋诗人苏辙所作,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苏辙,北宋时期的文人,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并称为“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 他的生活经历了多次变迁,从仕途不顺到政治风波再到晚年的平静,这些都深刻地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1. 诗词原文
    七十餘年真一梦。而今寿辰儿孙奉酒。
    从前的是非忧患早已乘风早已成空,再不引痛楚凄恻。
    心如磐石风雨不动。其中播迁怎生沉重,千钧形容。
    早年文章为政为世。中年时笔落生禅,却像是上天要让我明白的。
    石塔当年落成时不生缝隙,完好无损。

  2. 作品赏析

  •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以“和门人祝寿”为题,展现了苏辙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境转变。诗中的“七十餘年真一梦”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心如磐石风雨不动”则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 通过对过去是非忧患的回忆,表达了超脱和释然的态度,“而今寿辰儿孙奉酒”体现了他对家族和子孙的关爱。
  • “早年文章为政为世。”反映了苏辙年轻时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主义精神;而“中年时笔落生禅,却像是上天要让我明白的。”则展现了他在中年时期思想的转变,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 最后,“石塔当年落成时不生缝隙,完好无损。”不仅是对建筑技艺的赞叹,也象征着苏辙一生的坚忍和成就。
  1. 写作背景
  •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创作于宋徽宗时期(即元祐元年之后),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苏辙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政治斗争的无奈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不仅展示了苏辙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还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深沉情感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还可以领略到苏辙个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